父亲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国人过洋节,正是国家繁荣的体现 [复制链接]

1#
如何控制白癜风 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6198022.html

今天是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,是西方国家传统上的感恩节(ThanksgivingDay)。

作为一个中国人,也能感受到这个洋节的强大魅力。朋友同事间相互祝福,超市里感恩节主题特卖,淘宝、京东上的感恩节活动.....

自90年代以来,忽然一夜间,洋节就开始在中国盛行起来,什么情人节、愚人节、圣诞节,到后来的万圣节、感恩节、父亲节、母亲节等等。

相比之下,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日见暗淡,节日气氛一年不如一年。

对于洋节的态度,大家还是有争论的。

有的人认为洋节是西方文化的侵略,是崇洋媚外,一定得抵制。也有的人认为,过洋节大家就图一乐呵,没必要上纲上线。

小编觉得,中国人过洋节,这个真的可以有!某种意义上讲,中国人过洋节,正是中国富有和强大的表现。

一方面,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内涵未被挖掘,内容过于单一。

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是以吃为主,中秋吃月饼,端午吃粽子,到了春节还是吃,生猛海鲜、山珍海味。

可能和过去我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有关,到了节日吃就成为最重要的事,甚至感觉上,节日=大吃一顿。

而西方的洋节,很多却具有社交属性在内。

情人节,表达爱慕;愚人节,互相开开玩笑;感恩节,互相感谢祝福......

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,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,分别是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。

在生活水平不高时,我们的需求是最低的生理需求,节日里,吃这个生理需求自然就成为最重要的事。

90年代以后,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,中国人的生活水准火箭般的提升,吃,已经不是重点。我们的需求更多地转向社交需求。

洋节正好符合了社交需求的需要!

从这个意义上讲,中国人过洋节,不正是中国富有和强大的表现么?所以,中国人过洋节,这个真的可以有!

节日的社交属性

另一方面,中国富有强大,西方“蛮夷前来朝拜”的结果。

改革开放以后,对外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,文化的交流必然也随之而来。

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,让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村落,经济文化交流根本不可和以往同日而语。

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:

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,年为27.79万亿元,比年增长倍;

入境外国人,年达1.4亿,比年增长多倍。

试想,历史有哪一个大国不是多种文化融汇交流的共同体?

由此可见,节日文化的融合也是中国富有和强大的表现。中国人过洋节,真的可以有!

洋节流行,还有其他很多原因,比如追逐新奇、商家推波助澜等,归根到底就是时代的产物,完全没有必要象以往“十博士联名号召抵制圣诞节”那样杞人忧天。

在小编看来,无论传统节日还是洋节,每个节日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趣,为我们带来欢乐。

90后、00后们不是评价说:“放心,反正所有节日都会被过成购物节和情人节。”

所以说,中国人过洋节,这个真的可以有!您说呢?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